高級會員
歡迎 呂雷陽 會員加入中國化學會
歡迎 李世俊 會員加入中國化學會
歡迎 周輝 會員加入中國化學會
歡迎 張儉 會員加入中國化學會
歡迎 王莉夢 會員加入中國化學會
歡迎 岳承志 會員加入中國化學會
歡迎 王子瑞 會員加入中國化學會
歡迎 仰俊偉 會員加入中國化學會
歡迎 伍暾 會員加入中國化學會
歡迎 孫祥浪 會員加入中國化學會
歡迎 張有燦 會員加入中國化學會
歡迎 祁吉鵬 會員加入中國化學會
歡迎 李忠林 會員加入中國化學會
歡迎 張申 會員加入中國化學會
歡迎 陳斐 會員加入中國化學會
歡迎 曹云麗 會員加入中國化學會
歡迎 韓雪松 會員加入中國化學會
歡迎 張關(guān)心 會員加入中國化學會
歡迎 馮光雪 會員加入中國化學會
歡迎 劉志峰 會員加入中國化學會
咨詢:haojiangtao@iccas.ac.cn
男, 蘭州大學, 教授/研究員/教授級高工或同等級別
學習/工作經(jīng)歷
1980.9-1984.7, 蘭州大學化學系,本科學生
1984.7-1988.8,蘭州大學化學系,助教
1985.9-1986.7,北京語言大學出國部,進修生(法語)
1986.10-1987.7,剛果(布)NGUABI大學文學院,進修生(法語)
1988.9-1991.4,蘭州大學化學系,碩士研究生
1994.9-1998.6,蘭州大學化學系,博士研究生
1998.12-2000.8,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博士后
2000.9-2002.12,美國西北大學化學系,博士后
1991.4-至今,蘭州大學化學化工學院,講師(1991.7)、副教授(1997.7)和教授(2007.4)
研究領(lǐng)域和興趣
催化化學、光電催化CO2還原、綠色化學
主要業(yè)績
景歡旺教授(Professor Huanwang Jing),博士生導師。甘肅省教學名師。擔任院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國家級精品課《結(jié)構(gòu)化學》主講及課題組長。長期從事結(jié)構(gòu)化學和量子化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是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兼職研究員?!洞呋瘜W報》編輯委員會委員。1992年榮獲蘭州大學“物理化學試驗教學優(yōu)秀獎”,1996年榮獲蘭州大學首屆“教學新秀獎”, 1996年獲甘肅省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2016年榮獲蘭州大學“隆基教學名師獎”。主持并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項、應(yīng)用有機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16項,煤炭轉(zhuǎn)化國家重點實驗室開發(fā)課題6項、國家留學人員啟動基金1項,教育部博士點基金1項,白銀市自然科學基金1項,橫向課題4項。主要研究方向是綠色化學和光電催化二氧化碳還原(人工光合成)的研究。出版《結(jié)構(gòu)化學》教材一部(2014,6,科學出版社)。英文學術(shù)專著兩部。獲授權(quán)國家發(fā)明專利7項。發(fā)表SCI論文120余篇。學術(shù)貢獻簡述如下:
1. 設(shè)計制備了系列雙手性鈷配合物催化劑并應(yīng)用于手性環(huán)碳酸酯的綠色合成,發(fā)展了系列手性環(huán)碳酸脂的催化制備方法,提出了手性協(xié)同催化的概念,提出了關(guān)于金屬卟啉催化CO2與環(huán)氧化合物的聚合與成環(huán)反應(yīng)的競爭反應(yīng)新機理。為IUPAC叢書,Pietro Tundo, Liang-Nian He,Ekaterina Lokteva,Claudio Mota主編的《Chemistry Beyond Chlorine》 Springer 2014,6 ISBN 978-3-319-30071-9編寫了第十七章: Beyond Chlorine Reagents: Organic Carbonate Chemistry. eBOOK, DOI:DOI 10.1007/978-3-319-30073-3。獲得了國家發(fā)明專利授權(quán)4項。景歡旺,柏東升,一種環(huán)碳酸酯的制備方法,中國,ZL200910188005.1。景歡旺,閆鵬,一種環(huán)碳酸酯化合物及合成方法,中國,ZL201010144478.3。景歡旺,靳麗麗,多手性催化劑制備及在高光學活性環(huán)碳酸酯合成的應(yīng)用,中國,ZL200810003361.6。景歡旺,閆鵬,聚合型手性催化劑制備及在光學活性環(huán)碳酸酯制備的應(yīng)用,中國,ZL200810003362.0。
2. 開展了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研究工作,提出了電子阻擋層的概念,三齒水楊酸錨定基團能提供多條電子通路,提高電子注入效率的策咯;提出了pi-橋結(jié)構(gòu)在染料敏化劑中的結(jié)構(gòu)與電子效應(yīng)對燃料敏化太陽能電池中的作用機制。
3. 首次提出了冠醚金屬離子液體的概念,并設(shè)計合成了系列冠醚金屬離子液體,如鹽型、堿性、路易斯酸型等,將其應(yīng)用到各類有機合成和催化環(huán)碳酸酯制備反應(yīng)中。
4. 首次提出了基于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光電催化二氧化碳還原方法:設(shè)計、制備了系列有機-無機半導體雜化材料,用于同時模擬植物的PSI和Calvin循環(huán),在光電聯(lián)合催化的條件下實現(xiàn)了光電解水和CO2還原的高效耦合,制備出了乙醇、丁醇和高達4300分子量的長碳鏈醇。成果分別發(fā)表在ChemSusChem, Nano Energy、JMCA,APP. Catal.B,J. Catal.和iScience上。這是由于光電催化的協(xié)同效應(yīng)可以解決光催化中存在的光生電子于空穴分離問題和電化學的過電壓問題,在實現(xiàn)CO2還有時,模擬了植物的Calvin循環(huán)而同時控制了C-C偶聯(lián)。上述人工光合成新系統(tǒng)在無質(zhì)子膜和低于水電解電壓下的光電池中實現(xiàn)了長碳鏈醇類能源分子的高選擇性合成和氧氣的釋放。專利申請和授權(quán)為:景歡旺,張雨倩,一種由二氧化碳和水制備乙醇的方法,中國發(fā)明專利,ZL201510914432.8。景歡旺,一種用二氧化碳和水制備甲醇的方法,中國發(fā)明專利,ZL201611096224.2。景歡旺,王金圓,用二氧化碳和水制備長碳鏈含氧化合物的方法,中國發(fā)明專利,CN201800069041.8。
代表成果
1. Huanwang Jing, SonBinh T. Nguyen, et al. (Salen)Tin Complexes: Syntheses, Characterization, Crystal Structures, and Catalytic Activity in the Formation of Propylene Carbonate from CO2 and Propylene Oxide, Inorganic Chemistry. 2004, 43, 4315-4327. DOI:10.1021/ic034855z
2. Peng Yan and Huanwang Jing, Catalytic Asymmetric Cycloaddition of Carbon Dioxide and Propylene Oxide Using Novel Chiral Polymers of BINOL-Salen-Cobalt (III) Salts, Advanced Synthesis & Catalysis. 2009, 351, 1325 – 1332. DOI:10.1002/adsc.200900137
3. Yingying Song, Huanwang Jing, Bo Li, and Dongsheng Bai, Crown Ether Complex Cation Ionic Liquids: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s in Organic Reactions, Chem. Eur. J. 2011, 17, 8731 – 8738. DOI: 10.1002/chem.201100112
4. Faliang Gou, Xu Jiang, Bo Li, Huanwang Jing, and Zhenping Zhu, Salicylic acid as tridentate anchoring group for azo-bridged zinc porphyrin in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13, 5, 12631?12637. DOI:10.1021/am403987b
5. Yuqian Zhang, Bo Han, Yanjie Xu, Dongning Zhao, Yongjian Jia, Rong Nie, Zhouhe Zhu, Fengjuan Chen, Jianguo Wang, and Huanwang Jing, Artificial Photosynthesis of Alcohols by Multi-Functionalized Semiconductor Photocathodes, ChemSusChem, 2017, 10, 1742 – 1748. DOI:/10.1002/cssc.201601828
6. Y. Xu, S. Wang, J. Yang, B. Han, R. Nie, J. Wang, J. Wang, H. Jing, In-situ grown nanocrystal TiO2 on 2D Ti3C2 nanosheets for artificial photosynthesis of chemical fuels, Nano Energy 2018, 51, 442–450. DOI:10.1016/j.nanoen.2018.06.086
7. Jinyuan Wang, Yongji Guan, Xiaogang Yu, Youzhi Cao, Jiazang Chen, Yilin Wang, Bin Hu, Huanwang Jing, Photoelectrocatalytic reduction of CO2 to Paraffin Using p-n Heterojunctions, iScience, 2020, 23, 100768. doi.org/10.1016/j.isci.2019.100768.
8. 景歡旺,張雨倩,一種由二氧化碳和水制備乙醇的方法,中國發(fā)明專利,ZL201510914432.8。
9. 景歡旺,一種用二氧化碳和水制備甲醇的方法,中國發(fā)明專利,ZL201611096224.2。
10. 景歡旺,王金圓,用二氧化碳和水制備長碳鏈含氧化合物的方法,中國發(fā)明專利,CN201800069041.8。
11. 景歡旺,結(jié)構(gòu)化學,2014,6,科學出版社
12. 邀請報告:景歡旺,王繼賢,原位生長的Bi2WO6/BiOCl異質(zhì)結(jié)光電催化CO2還原的研究,2019,10,中國化學化第十九屆全國催化學術(shù)會議,重慶。
13. 邀請報告:景歡旺,張雨倩,許艷杰,王金圓,韓博,賈永健,王繼賢,二氧化碳轉(zhuǎn)化新策咯的探索,2019,11,中國化學會第一屆全國二氧化碳資源化利用學術(shù)會議,天津。
*以上信息由高級會員個人更新和維護。